天文学重大突破!科学家首次拍摄“婴儿行星”,揭秘生命最初起源
一支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荷兰莱顿天文台组成的国际团队,用三台世界顶级望远镜穿透1300光年的宇宙尘埃,拍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"婴儿行星"在恒星周围诞生的直接影像。
一支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荷兰莱顿天文台组成的国际团队,用三台世界顶级望远镜穿透1300光年的宇宙尘埃,拍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"婴儿行星"在恒星周围诞生的直接影像。
中微子,这种被冠以“幽灵粒子”之名的神秘存在,因其近乎零交互的物理特性,在宇宙中如幽灵般穿梭——既不反射光线,也不与物质发生碰撞,却以每立方厘米数亿个的密度弥漫于星际空间,成为宇宙中数量最庞大的粒子族群。2024年2月,地中海海底的立方公里中微子望远镜(KM3
在漫长的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中,有一位天文学家用他的思想点燃了一场科学革命,他就是尼古拉·哥白尼(Nicolaus Copernicus)。作为16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天文学家之一,哥白尼提出的“日心说”推翻了长达千年的地心说统治,为现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,也开启
十年前的9月14日凌晨,地球上的大部分人还在熟睡,但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的一间控制室里,科学家突然睁大了眼睛。
十年前的昨天,2015年9月14日,地球经历了一次压缩和扩张运动,历时短短200毫秒,形变幅度约为氢原子大小的100亿分之一,小得不可思议。
在浩瀚的宇宙中,天文学作为一门探索星空奥秘的科学,经历了从古代神话到现代科学的漫长演变。而在这段历史长河中,尼古拉·哥白尼(Nicolaus Copernicus)无疑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,他的理论不仅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,也推动了科学革命的到来。今天,我们将
建在智利安第斯山脉一座平顶高山之上,薇拉·鲁宾天文台(Vera C. Rubin Observatory)用的是开创性美国女天文学家薇拉·鲁宾的名字命名,致敬她对宇宙暗物质研究的奠基性贡献。
一部部科学经典著作,犹如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里程碑,奠定了现代科学基石,铺就了人类进步的阶梯。今天,让我们走进《给世界的答案:发现现代科学》,一起探索思考世界和分析世界的方法。
各位同学,你们好,欢迎来到小安趣味课堂。今天来看这样一道题目:光年是什么单位?A.高度;B.长度;C.时间;D.速度。
本文内容来源于传统典籍,旨在人文科普,不传播封建迷信,部分情节为美化文章存在虚构,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空间天文学的观测工具和方法不断进步。早期的光学望远镜逐渐被射电望远镜、红外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(如哈勃太空望远镜)所替代。这些新技术使得科学家能够观测到更远、更暗的天体,并在更广的波段上进行研究。未来,空间天文学将继续受益于技术创新(如更先进的望
各位同学,你们好,欢迎来到小安趣味课堂。今天来看这样一道题目:光年是什么单位?A.高度;B.长度;C.时间;D.速度。
就连我们小时候学的语文都是科学,学的是识字、语法、修辞和阅读,而作文也是建立在这几点之上。
当地时间6月23日,位于智利的薇拉·C·鲁宾天文台公布了其拍摄的首批图像。在大约10个小时的测试观测中,鲁宾天文台捕捉到了数百万个星系和恒星以及数千颗小行星,还在太阳系中发现了2104颗此前从未被观测到的小行星。
其一,先秦史书上说“北斗九星,七见二隐”,而考古发现的距今5300年前的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中,就发现了北斗九星的布置,因此北斗原本九星,只是其中两颗后来看不到了,故称北斗七星。
周五好,这里是「星期天文学」。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,它初创于2016年,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。这几年,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,有感于其自由开放,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,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。
在天文学的历史长河中,有许多璀璨的星辰,而第谷·布拉赫(Tycho Brahe)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。他不仅是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,更是科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。他的贡献不仅为后来的天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,更为我们揭开了宇宙的神秘面纱。
来自美国加州的一位少年 Matteo Paz 利用自己开发的 AI 算法,在庞大的宇宙数据中,成功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海量观测数据中识别出超过 150 万个此前未知的天体。凭借此项成就,Paz 获得了美国顶尖的高中生科学竞赛——Regeneron 科学天才奖